《27》
「27 Club」大家都耳熟能詳,曾經與我們合作舉辦活動的一夜限定主理人Erica Kwok 就以此為題,將27歲的迷茫拍成這齣可愛青春的喜劇短片《27》。
作品中處處能發現關於樂隊音樂的痕跡,除了飾演唱片舖員工啊夢的Eliza,演員還包括現實中活躍的音樂人Y5和Room307,相信識你佳聽眾都能在影片中找到不少熟悉的彩蛋位!
短片現已於Vimeo線上放映直至下星期7月25日。
Link in bio: https://vimeo.com/ondemand/kikicaca27
Rent: €3.78 (大概HKD$31) / 48小時streaming period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〖識你佳×導演Erica遙距訪問〗
🌀識你佳Zenegeist ✴️Erica
🌀今次首次直接以音樂作故事背景,音樂對你來說佔了怎樣的位置?
✴️音樂在我成長中佔據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,是我生活的一部分。以前中三時開始在觀塘工廈學結他,第一次看live show應該是十年前在HA看Silverstein,那年只有十七歲。以前有一個網頁叫last.fm,你可以透過它紀錄自己的聆聽習慣,也能從中找到各種音樂類型的樂隊。後來又開始多聽了黑膠碟。現在我身邊有很多好友,都是以前透過不同的音樂活動而認識的,有時也會一起創作。
🌀聽說你在五年前已經有這作品的構思,當時的靈感源自甚麼?
✴️是的,劇本初稿是以前大學修編劇課時寫的功課,那時還會時常把初稿發給其他人來討意見。那時應該是對 ”Live Fast Die Young” 和「向死而生」的概念很感興趣,所以開始圍繞這個主題創作。不過以前寫的版本比較側重於描寫主角對死亡的意義的看法,現在就不同了。可能是因為正值生活於這個時代,當我再把劇本拿出來改良時,腦海早已有一個概念是想寫一個關於反抗失敗的故事,但重點還是在於如何在「死亡」後找到「重生」的意義吧!當大家看完後應該就會明白:P
🌀在選角上,是否刻意選用比較少演出經驗的素人?
✴️也並非刻意的,因為大部分出演的朋友我都認識了一段時間,跟他們合作我覺得很舒服,他們也會願意花時間了解我的想法和決定。飾演女主角阿夢的演員阿濤是一個既可愛也獨立的女孩,之前我在《浮城絮語 — 遊夢》已經看過她的演出。阿夢的角色設定本身沉靜,但腦海裡有一個很豐富的幻想世界,我在重寫劇本時已經以阿濤為藍本去寫這個角色。而因為阿濤覺得我也放了自己的性格影子在角色裡頭,所以她在拍攝前染了一頭跟我那時一樣的橙色髮型。我是很感謝她的,因為只有她能完滿這個角色。
✴️而Y5就是從我的畢業作品開始,就出現在我的故事世界裡頭。雖然他不是「專業演員」,但他說話的方式很獨特,有很強的喜劇節奏。他的出現總會為任何故事帶來生氣,就像是Bojack Horseman裡的Todd一樣,在任何壓抑的環境裡頭,他仍能繼續保持自己的節奏,揮灑自如地生活著。飾演老闆的無賴雖然外型看似有點惡,但他其實是一個暖男!我也很喜歡邀請他參演,他總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演出。而西裝客Allex也是認識多年的朋友,今次應該是他第二次出演獨立劇情短片,他的表情和說話節奏也有一種「冷面笑匠」的喜感。
🌀這齣作品正正在你踏入27歲時完成,是一份給自己的生日禮物?
✴️對啊,除了覺得把以前寫過的劇本拿出來,在二十七歲前重寫是很有意思之外,也是對自己的青春和成長帶來一個交代吧。始終這幾年來無論自身和生活環境都發生過了很多事,直到今年才算是可以平靜下來,宏觀一點地反思自己觀看事情的角度。這幾年來,我試過在情緒谷底下進行創作,也嘗試過了不同的題材,現在走過了一些比較自我和稚嫩的階段,更能懂得如何真實、直面和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創作過程和成品。這次以奇趣的方式去看待「控制」,其實也是回到我拍攝畢業作品《阿翔的計時炸彈》時正在探索的路向。一直沒變的宗旨就是:但願想像力能帶領我們通往「自由」。
🌀數一數影響你最深的幾個音樂單位?
✴️第一是Modest Mouse,剛剛我還在想應該怎樣形容他們的音樂,就看到有人寫過這段話:「Modest Mouse幾乎天真地用嘲諷的話語和深層的處世哲學闡述著非常搖滾的內容」。這是很完滿的形容,他們的歌曲題材有時會關於世界、海洋、星空、宇宙等,以幽默感和看似深層的思考帶出各種處世之道,聽完後很舒懷。
✴️另外是The Smashing Pumpkins,第一次接觸他們的音樂是因為喜歡《1979》的音樂錄像,然後知道這首歌是關於Billy Corgan在十二歲青少年時期時的回憶與感受。第一次聽大碟《Siamese Dream》已經覺得很感動,是夢幻與瘋狂的結合,從他們的音樂中你會感受到創作人的偏執與熱情。尤其是歌曲《Today》和《Mayonise》,總覺得他們的音樂能代表每一位渴望燃燒生命來實踐自我的人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〖導演介紹〗
郭頌儀 (Erica Kwok),影像創作人,在不同媒介之間作出互換與結合。喜歡思考和探索文字與影像,尤其喜歡魔幻和有哲思意味的文學和影像作品。近作包括:《四月的變奏》、《與亂世共舞》、港台新導演戲劇系列《浮城絮語-避雨》等。
訪問:果占